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信息速递 > 科普文章

声音记录:让遥远的,不再成为绝响

时间:2016-07-06 08:21:00作者: 科学出版社的博文来源: 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blog-528739-988925.html


或委婉、或咆哮、或清脆、或浑厚,大自然的声音让人激昂,让人舒畅。音乐,来自于自然,高于自然,是人类最重要的文明成果之一。“余音绕梁,三月而不知肉味”,圣人感慨。


怎样才能留住这些美好的声音呢?我相信历史上千千万万的人,都曾向上苍祈祷过,钻研过,叹息过。为什么我们能感知却感觉不到它的存在?声音到底是什么?


一、耳朵的启发


“声音长什么样子?”平凡的印刷工斯考特灵光一现。



1854年的一天,平凡的巴黎印刷工斯考特(édouard-Léon Scott de Martinville),在校对一本物理书的刻板时,注意到一幅“听觉解剖图”:震动传给听小骨,听小骨敲打鼓膜,产生听觉。


听觉就是振动?他猛然间产生了一个奇怪的联想:振动?这是力啊。若让这种力作用在笔上,它在纸上画出的将是什么,难道会是声音的样子?


这个想法太让人激动了!


经过几年的钻研,斯考特发明了一种装置,果然能记录下这种东西:用一个喇叭作为声音“收集器”,下连一个“隔膜”,将一“探针”固定在隔膜上。隔膜的振动,带动探针在涂满炭黑的圆筒上移动,随着圆筒的旋转,震动转换成一条弯弯曲曲的线,这就是声音?!




图1 声音的样子



怎么能让这些记录再发出声音来呢?斯考特思考了一番,毫无头绪,只好把这些圆筒扔在一边。


150年后(2008年),科学家才把斯考特录于1860年的一段声音,应用数字技术还原出来。这是一首来自19世纪的法国浪漫民谣《月光下》。


好奇是人的本性。画出了声音的样子后,斯科特的发明很快就传播开来。不少人接过他的圆筒,继续钻研。1874年左右,贝尔在研究电报时,就在麻省理工学院参观过这种声音记录仪,可能对他发明电话也产生过不少启发吧。


大家还记不记得,1877年西联公司为发展电话业务,委托爱迪生发明麦克风的事情?西联公司那次花了10万美元的巨资,而主要目的之一,其实是想制作一种“电报信息记录、回放及自动发声装置”。


记录?发声?应该从哪里开始呢?


搞新发明,绝对不能闭门造车。爱迪生很快就从别人那里得到了启发:记录、发声?电话就可以发声!


电话的“发声”,是利用了“电流的变化”。爱迪生发明了麦克风,对这个自然是轻车熟路。再结合斯考特的发明,只要把电话改造一下,就能完成西联公司的任务:声波引起薄膜振动→电流变化→磁性强弱变化→磁头压力大小变化→蜡纸上刻痕深浅变化→录制完成。


播放时,把录制的过程反过来就行:蜡纸上的深浅刻痕→振动→变化的电流→磁性的强弱变化→薄膜振动→经过放大器→声音被还原。


爱迪生的留声机用的还不是“唱片”,而是“唱筒”,这点与“声波记录仪”很相似,是不是也参考了斯考特的设计,现在已不得而知,爱迪生是从来都不会谈这种事情的。唱筒所用的材料不耐磨损,读写探针与圆筒也不容易贴合,播放三四次,声音就很小了。


就在同一年(1877年),法国诗人克罗斯(Charles Cros)在写给法国科学院的一封信中,也提出他的留声机概念。在他的构思中,先用酸蚀技术在金属盘或圆筒上刻下沟槽以记录声音,装置反转再把声音还原。


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,克罗斯没能实现自己的想法。1890年之后,大量生产的圆盘形唱片,就是采用克罗斯的酸蚀技术,但他已于1888年去世,年仅45岁。


就在克罗斯去世的这一年,德裔美国发明家柏林纳(Emil Berliner18511929)推出了自己的“圆盘”唱片,探针与唱片的贴合性更好、更耐磨,也容易通过母盘复制,爱迪生的“圆筒”唱片被逐步淘汰。





2 圆筒唱片留声机与圆盘唱片留声机



二、CD和DVD


留声机早就过时,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了――说这话可真要小心。



留声机和圆盘唱片早就过时,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了说这话,还真要慎重一些。


在科技的发展史上,很少有被彻底抛弃的技术和方法,只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和进步,原来的“王谢堂前燕”,飞入了“寻常百姓家”,由高新科技,变成了公共知识。


圆盘唱片的新形式,就是现代的CD和DVD。它们都是纯机械记录(刻痕),以微小的凹坑记录信息。


光盘上刻蚀的凹坑越小,记录的信息越多;读取的频率越高,记录的声音和影像往往越真实,越清晰。它有一个很大的优势,只要材料足够好,刻录的信息就可以保留很久的时间。1977年发射的“旅行者号”宇宙探测器,其携带的铜质镀金唱片上刻录的信息可以保存10亿年以上。


CDDVD现在用得也是越来越少,在未来,该技术是否依然会有生命力呢?




3 旅行者号上搭载的铜质镀金唱片


三、弗雷玛与磁带


让电流变化,除了振动,还可以更温柔些――磁生电的启发。



在爱迪生发明“留声电报”后,未尝没想过再用它发明“留声电话”,只不过太浪费而已。


唱片上的坑道一般都很粗(1毫米左右),早期的一张唱片也就能录制35分钟的声音。后来生产的密纹唱片,一面也仅能录制十几分钟的样子,就发展到了瓶颈。


遇见了瓶颈也是好事,突破瓶颈,就是一番新天地。


与大名鼎鼎的爱迪生相比,丹麦工程师波尔森(ValdemarPoulsen)可是一个十足的小人物,在所有关于发明家的故事书籍中,极少有提到他,但这不并不意味着他就真的无足轻重。爱迪生做不了的发明,他能完成。


波尔森也在研究留声电话,并有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发明:磁性记录。


机械记录是在圆盘上“挖坑、刨道”,很暴力。而磁性记录却“温柔”得多。不就是让电流变化吗,干吗非得那么“野蛮”?!


前面我们说“电磁铁是一个很重要的发明”,它是继电器的核心,也就是电报的核心,电话离不开它,留声机也有它的身影。还有一个比它们更重要的发现,电磁铁也掺和在其中:法拉第的“磁生电”。


磁能生电流,磁改变,电流也改变,电流变化,不也就有了……声音?


想通了这一点,波尔森在1898年发明了一种“钢丝磁性记录仪”,这是第一个用磁性记录声音的装置。不过,波尔森的运气没有莫尔斯好,他最终也没有获得资助,发明推广失败。


后来,奥地利工程师弗雷玛(Fritz Pfleumer,1881―1945)在他的工作基础上,把磁性材料,如γ-Fe2O3等,涂在塑料带上,发明了“磁带”。磁带体积小,容量大,材料便宜,很快就流行开来。


磁性粒子的大小,一般只有1微米左右,是唱片刻痕的千分之一(1毫米=1000微米)。磁带的记录时间,自然也远非唱片可比。一盒普通的磁带,正反两面差不多能录制90分钟的声音。




4  磁带录制和播放原理示意图



虽然磁带已经退出历史舞台,但与留声机的唱片一样,它的原理仍在应用,电脑中的硬盘就是。


四、机械硬盘与巨磁电阻


一吨重的磁盘变成巴掌大小,我们能用上笔记本电脑,都是巨磁电阻的功劳。



随着时代的进步,人们发现,磁带的容量还是太小了,塑料也容易老化,用不了几年,就什么都没有了。而金属材料似乎不存在老化的问题,是否能把“磁性粒子”布置在金属片上呢?


1956年,美国的IBM公司首先研制出这种“在金属材料上布置磁性粒子”的技术,发明了“磁盘”。其实,这时叫“磁盘”并不合适,因为它差不多有一吨重,叫“磁胖”还差不多。


如何能把它的体积缩小呢?是磁性粒子太大了吗?不全是。


斯考特的经历让我们明白,记录声音并不难,难的是读写。


当年,留声机遇到的瓶颈,不仅是唱片上的纹路粗细问题,更重要的是读写。唱片的纹路越细,对读写钢针及电路的敏感性要求越高。能不能读出来,成为最大的制约因素。即使到最后,一面唱片也仅能录制十几分钟的音乐,就已经发展到了极限。


磁盘是否会重蹈唱片的覆辙,早早地就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呢?


我们知道,这当然没有,不然我们就没有笔记本电脑可用了,这要感谢两个人:法国科学家阿尔贝・费尔(Albert Fert)和德国科学家彼得・格林贝格(PeterGrünberg)。


1988年,他们各自独立地发现了一个现象:一种纳米级的磁性材料,它的电阻率对外在磁场极为敏感,是原来我们已知材料的近50倍!打个比方,在同样的磁场强度下,原来材料的电阻增加了1%,而这种材料的电阻却能增加50%―这就是“巨磁电阻效应”。


从1%到50%,“真的很厉害吗?”“真的很厉害!”。科学家就是表现得再夸张,也不会引起我们普通人的多大兴趣:从1%50%,在我们的概念里还够不上夸张。但在另一部分人的眼里,足以惊掉他们的下巴。



当时研究磁盘的工程师,为了能把磁头敏感度提高一倍,都要从材料到设计,在实验室里忙活好几年才行。现在你的敏感度,竟然一下子提高了50倍,相当于是省了几代人的工作,简直是惊爆了!


从此,磁性粒子及磁头的读写能力,双双跨入纳米层次,磁盘的体积缩小为巴掌大小,而存储能力大大提高。2007年,费尔与格林贝格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,按他们的贡献,真是实至名归。



图5 费尔与格林贝格



说完了磁盘,让我们再认识一下电脑里的硬盘。


多个磁盘组装在一起就是一个硬盘,硬盘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是磁道和扇区。


磁道就是圆环,上面布满磁性粒子。写入时,磁头将这些粒子极化,电流信息变成磁性信息,保存了起来。读取时,这些磁性信息又变成电流信息,被解读。


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,便是磁盘的扇区。磁盘读取和写入数据时,以扇区为单位。磁道和扇区的面积实际上非常小(归功于巨磁电阻),一张磁盘可以有9000多个磁道,每个磁道可分割成8000多个扇区,每个扇区可存储512个字节,每个字节有8个二进制位(01)。


所以,一张磁盘可以储存368亿个字节―从磁盘到磁盘,容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。


五、优盘存储与电场效应


优盘的工作原理就是电场导演的一场“血案”:吸引过来,痛扁一顿,踩一脚,闪人。



要随身携带大量的照片、音乐或电影,我想很多人都会选择优盘。哪怕只有拇指大小,都可以储存上千张照片,几百首音乐,或者几部高清影视,它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能力呢?


这要先从“场”开始讲起。场,是一种很神秘的东西。物理上有电场、引力场,其他还有很多,大到星系宇宙,小到原子夸克,有各种各样的场。连人也有场:气场。总之,场是一个无处不在,却又拿不了、抓不住的东西。更离奇的是,理论及实验显示,很多基本粒子本身就是其对应的场卷曲而成。或许有一天人们发现,实物粒子,其实都是由各种虚无缥缈的场按照一定的法则凝聚而来的。





本文由王芳摘编自葛世恒编著的发明传奇:电与磁的故事(科学出版社.2016.6)一书第五章,内容有删节。




ISBN  978-7-03-047646-3



工业革命以来。人类进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全新时代,无数精彩绝妙的发明创造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,小到电灯、电话,大到汽车、飞机。也成就了一大批家喻户晓的发明家。然而,这些发明创造的伟大之处到底是什么,发明家经历过怎样的思考过程,对今天的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启发?这对于当前中国走向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本书突出剖析了这些伟大发明的诞生过程和发明家的思考方式,图文并茂,通俗易懂,带领我们开启精彩的创造之旅。适合大众读者阅读。



一起阅读科学!

科学出版社│微信ID:sciencepress-cspm

专业品质  学术价值

原创好读  科学品味